首页

坐脸骑颜

时间:2025-05-30 07:22:36 作者:“90后”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国实现科研梦 浏览量:89732

  中新网绍兴5月29日电 题:“90后”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国实现科研梦

  作者 项菁

  “我想在中国实现科研梦。”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90后”巴基斯坦青年安哲(Azim Uddin)在浙江绍兴受访时说。

  安哲从小热爱科学,如今专注先进复合材料及3D打印研究。一年前,因被绍兴地区的人文底蕴、科创氛围和国际友好环境吸引,他选择到此发展,在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开启了科研追梦路。

安哲(右)与同事们在实验室一起做科研。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 供图

  “我在巴基斯坦完成了本科学习,在俄罗斯取得了硕士学位,又在浙江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安哲介绍,自己曾在多个国家求学,对他而言,中国的特别之处在于开放包容的科研氛围和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

  “我的其中一项研究是基于纤维的多功能复合材料,这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有前景,比如智能织物、可穿戴电子产品等。”安哲透露,自己的科研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创新,推动传统纺织向智能材料升级。

  绍兴地区现代纺织、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发达,与安哲擅长的领域相契合。其中柯桥坐拥“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拥有纺织产业、市场、科创等多重优势。

  “这里良好的纺织生态,让我能便捷地接触到产业资源,也有利于我把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向市场。”安哲说。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轻松的人文环境也十分重要。让安哲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参观绍兴鲁迅故居。

  “我目睹了底蕴深厚的历史建筑,从古桥、古巷走出来后,我又回到了自己的科研空间。那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人特别难忘。”安哲直言,这种跨越时空的切换,正是绍兴城市魅力所在,“因为这里既有对历史的尊重,又有对未来的探索”。

  绍兴被赞誉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孕育了80多名两院院士。安哲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十分惊叹于绍兴在培养科研人才上的成就。

  “我认为这源于当地根植千年的崇学尚思之风。此外,绍兴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秀美的山水风光,也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思考、想象与创造。”安哲表示,他非常期待在这里遇到更多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创新、一起圆梦。(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以“无线吸尘器”发明专利侵权案为例,案涉英国某技术公司与某科技(苏州)公司侵权发明专利权纠纷。中国最高法搭建对话平台,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包括该案在内的全球20余起知识产权纠纷的一揽子和解。

国家医保局: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等为由影响药品进院

郑小燕还在项目运行的各个环节为亲属“出谋划策”。以分赃规则为例,郑小燕深谙工程潜规则,指导弟弟将合作条件从工程“利润30%”改为“工程款10%”,这个“细微”的改动,让郑某多拿了数百万元好处费。再以合作模式为例,利润丰厚、工期短的项目,一般由郑家内部消化。部分工期长、资质要求高的项目,为避免“吃相难看”,郑小燕也会安排弟弟和中标企业“合作”,但郑某实际上分文不出,只需“传话”“递条子”便可轻松获利。

持续探索宇宙和人类认知前沿

当然,我们要的“新疆速度”不是盲目的、单打一、不可持续的速度,而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速度,是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速度,是兼顾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速度。

重庆至海口“渝海快线”启航 提升旅客乘机体验

挥之不去的童年经历和底色,或许只有同时借助文学与绘画之笔才能更好地呈现。对盛可以而言,拿起画笔纯属偶然,源于痛失爱犬,没想到绘画成为其另一种自我疗愈的有效方式。“绘画也是一种叙事,如果说自己的文学之笔凌厉冷峻,那么绘画之笔则纯真美好,是对文字的互补”。(完)

【地评线】天府评论:向“新”而行,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